调研地: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蒙顶山
蒙顶山拥有世界茶文化发祥地之称,顶山又名蒙山,是四川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位于号称“天漏”雅安市和名山县之间,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名山,是蜀中一大名胜,与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齐名,并称四川的三大名山。它以夏禹足迹所至而有“禹贡蒙山”之称,以入贡“仙茶”名列经传而有“天下第一茶”之美誉,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灿的明珠。蒙顶山麓有着浓郁的川西乡村景色,茂林修竹,水桥流水,环抱农舍。从海拔80-1000米左右的中山地带,由西向东,片片茶园,堆青叠翠,绿浪翻涌,苍翠宜人,蔚为壮观。现存古刹永兴寺、天盖寺、千佛寺、净居庵等寺庙坐落于茶园翠霭茂林间,红墙梵宇,别增情趣。中山以上是森林地带。林木覆盖,绵延至整个后山。这里是常绿针叶、阔叶混交林带,四季葱茏,春夏之际益发秀丽。主峰蒙顶的古银杏群,树龄超过千年,高大挺拔,春夏有如青盖,秋日宛若金云,十里可见,煞是奇特。蒙顶山因“雨雾蒙沫”而得名,这里因常年雨量达2000毫米以上,古称“西蜀漏天”。西麓雅安有“雨城”之名,又有“雅安多雨,中心蒙山”之说。雨多而形成云多、雾多的景象。春夏秋季,从山巅俯瞰,云雾飘浮于山岭沟壑之间,小山浮露,恰似仙山琼阁。冬天从山下仰观,冰丝雪挂,山岗云绕,亦真亦幻。日出时金光漫射,红云飘浮。小山座座,亦如只只凤凰,沐浴着初升的朝阳。傍晚远望名山、雅安两城万家灯火,如繁星落地,景象万千。
这次团队来到蒙顶山,主要是对这里的茶文化进行调查研究。队员们联系的实习单位是村委会,村里的一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对新建村的建设有明显的的贡献,他的远程教育传播了党的相关知识;他的蒙顶山茶文化宣传片提高了茶民们的收入;他的辛勤工作方便了领导的工作;他的创新思想激活了农村的活力。
上午,队员们信心满满的踏入了这一块热土,李大哥笑脸盈盈的接待了他们。随后,大家在李大哥的带领下来到了茶园。途中,他介绍了茶园、茶树,传播了茶历史、茶文化,诉说了茶农的生活与变化。
下午,骄阳似火,在烈日下烘烤了几个小时的队员们,依旧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就连路旁的梧桐树也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无私的伸出自己的臂膀,为队员们洒下一片绿荫。生动的讲解使过路的行人忍不住伫足观看,队员们热情上前招呼。
当然调研工作的开展并不是时时都一帆风顺的,骄阳似火,队员们的身体与烈日抗衡、思想与惰性抗争,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那么的漫长那么的难熬;面对陌生的群众,有许多迷惘,有许多顾忌,不知道这些悠闲的坐在桃框旁的人们是否愿意接受他们的提问,群众的排斥对他们无疑是一种打击,所以很久,队员们都只是在犹豫。但是当队员们真正融入到他们中去,真诚地与他们攀谈时,才发现他们其实比我们更关注新建村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我们又是在用汗水浇灌那颗好奇的心,每一次的小小成就,一次采访的成功都足以给我们稚嫩的心灵以莫大的宽慰和鼓舞。
太阳缓缓西移,我们的调研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忙碌了一天尽管很累但很值得,因为收获了很多。队员们在调查中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而每一个人都是他所生存的环境的缩影,在与他们沟通的同时也让自己融入了社会,融入了新建村。能参加问卷调查的队员们是幸运的,不仅在调研课题上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封闭在象牙塔里的自己有了亲近社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