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岁月在奔腾间,又一个五年过去了。五年来,全校上下不断涌现奉献、自强、励志、友爱、互助、担当……这一股股正能量,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感动着身边的你我他。为进一步传播正能量,大力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川农大精神”,请拿起您手中的笔,讲述您身边的感人故事,让我们共同为他们“点赞”,为希望呐喊,为梦想加油!
漫步校园,多彩的不只是风景。这一刻,您想起了谁?
………………………………………………………………………………………………………
近日,艺术与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冯先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西班牙圣地亚哥大学艺术评论员玛利亚·冯·托塞达以《献给大自然的赞美诗》为题撰文,高度赞扬了冯先强的系列油画作品。《重庆青年报》以《忘掉技法,挖掘内心——冯先强的自我表达》为题对他进行了整版报道。
突然站在聚光灯下,让一直默默无闻从事基础绘画教学的冯先强有些不适。在他看来,好好画画、好好上课才是自己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痴迷:画室才是我的家
100多平米的绘画工作室是冯先强和另一位老师共用的画室,也是他每天待得最多的地方。除了上课时间,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正在作画的冯先强。
“只有在画室,才能获得内心的安静,才能静下心来创作。”与应用型艺术专业相比,从事绘画、雕塑等纯艺术更需要克服浮躁、甘于寂寞。油画专业的冯先强以画室为家,每天都画到晚上10点多钟,方才不舍离开,恨不得就在画室里睡觉休息,有时进入状态了连饭也不想去吃,喝点饮料就凑合了。
“画50张画,可能30张都要不得”,“有的画要等颜料干了又画,过段时间情绪感觉变了,又要修改”……冯先强对作品要求很高,画室一角堆满了画作,可装裱起来、挂在墙上的只有20多幅。他总认为满意的作品不够多,还不足以举办个人作品展。
外人看来单调枯燥的生活,冯先强却很享受,认为能从事自己的爱好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从爱上油画的第一天起,他终于找到了心灵最自由的地方。
奋斗:我的大学我做主
谁的青春不迷茫?
与不少大一新生一样,2003年考上我校艺术与体育学院广告设计专业的冯先强也曾迷茫过,困惑过。他并不喜欢设计,不喜欢去迎合市场需要。他只爱画画,只有画画才能让他挖掘内心、表达自我。
水粉、版画、油画、水彩……绘画形式多种多样,哪一种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最能让自己自由发挥的?冯先强一直在苦苦思索,追寻他与某种绘画形式的缘分。
机缘恰恰就在不经意间出现了。第一次到黄光强老师画室看到一幅幅油画,冯先强顿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油画不正是能给个人更大创作自由的绘画形式嘛!”从此,他把专业方向锁定为油画,开始了一段与油画的不解情缘。
然而,情定油画的喜悦没过多久,现实的困难接踵而至。
当时,全校仅有黄光强一位油画专业老师。除了向黄老师请教,更多时候冯先强只能自学。他把从网上下载的教学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细细揣摩,自学技法,努力在笔触上找到有自己风格的表现语言。他每天都泡在画室里,连寒暑假也不回家。
买颜料、画笔、稀释剂、油画框、油画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冯先强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一直都是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为了挣钱,他抓住每次机会勤工俭学,教小孩子画画、在画室里打工,没向家里要一分钱。为了节省,他经常小心翼翼把画好的画从油画框上撕下来,让画框能反复多次使用。
听说冯先强立志考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研究生,周围人质疑的声音不小,都不相信“自学成才”的他能够得到专业美术院校的认可。面对质疑,冯先强在心里问自己,“除了油画,还热爱什么?”没有找到答案反而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到图书馆、自习室占座位,从早上一睁眼复习到晚上寝室熄灯,冯先强的考研经历和其他考研学子一样辛苦。结果第一次考研,英语只考了19分,他落榜了。
惨痛的失败不能阻挡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没想到第二年,他的英语竟然考了53分,顺利考取了川美的公费研究生。三年专业美术院校的学习让冯先强大开眼界,也使他在专业上突飞猛进。
感恩:母校将伴我一生
生机勃勃的老板山读书公园、热火朝天的运动场、靠山而建的新校区……川农大校园在冯先强的画笔下,有着一番独特的意境,积蓄着一种别样情感。
《俯视四川农业大学》系列是冯先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一是好看,二是情感,没有情感是肯定画不出来的。”他选择母校为创作对象的原因就这么简单。
2011年,研究生毕业的冯先强如愿以偿,回到母校任教。他对这个决定从来没有后悔过,“母校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要伴随我一生。”
说起母校的恩情,不善言辞的冯先强滔滔不绝:读本科时,班主任张丽君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帮自己凑学费;虽然欠学费,母校仍然让自己顺利毕业,没有耽误前途……他想在这里好好工作来回报母校,回报老师。
工作三年了,冯先强最满意的就是学院对自己的包容和支持。“杂事少,上完课就可以画画了”,还有采光好、面积大的场地作画室。画油画开销大,每月花费要2000多元,占去冯先强月工资的一半。除了尽力提供实验用材,每年年终学院领导都会送来慰问金,让他倍感温暖。舒心的工作更加深了他对川农大的感情。
“对这些从事艺术的老师来说,我们不是去管理,而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院党总支书记袁志香表示,通过新进教师顶岗实习、学历职称提升计划,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加强,学术能力逐步提高。针对专业特点,学院还出台了相应的教职工奖励办法,对教师参加、指导学生竞赛入选高级别作品展,出版高级别作品集等予以奖励,鼓励青年教师在专业领域打开知名度。
如今,冯先强的画室也是学生们爱去的地方。同学们说,在那里可以看冯老师画画,了解油画最新的发展趋势,还可以向他借阅在雅安很难看到的专业画册,与他交流绘画心得。
树枝、刷子、小刀这些稀松平常的小物件,在冯先强的课堂上都能当作画笔使用。他告诉学生,绘画技法和工具一样也需要多种尝试,善于发现才能不断创新,才能最终形成个人风格。
“刚开始觉得冯老师的课要求好多,后来才感到这些要求都是有道理的,”艺术设计(数码)专业2012级的贾东和同学说,“别的班级羡慕我们的基础绘画来自冯老师的真传呢!”
做油画界的文人画家是冯先强的职业理想。他想用油画绘出心中的无限热爱,续写与川农大的情缘。
编者按:岁月在奔腾间,又一个五年过去了。五年来,全校上下不断涌现奉献、自强、励志、友爱、互助、担当……这一股股正能量,触动着我们的心灵,感动着身边的你我他。为进一步传播正能量,大力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川农大精神”,请拿起您手中的笔,讲述您身边的感人故事,让我们共同为他们“点赞”,为希望呐喊,为梦想加油!
漫步校园,多彩的不只是风景。这一刻,您想起了谁?
………………………………………………………………………………………………………
近日,艺术与体育学院青年教师冯先强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西班牙圣地亚哥大学艺术评论员玛利亚·冯·托塞达以《献给大自然的赞美诗》为题撰文,高度赞扬了冯先强的系列油画作品。《重庆青年报》以《忘掉技法,挖掘内心——冯先强的自我表达》为题对他进行了整版报道。
突然站在聚光灯下,让一直默默无闻从事基础绘画教学的冯先强有些不适。在他看来,好好画画、好好上课才是自己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痴迷:画室才是我的家
100多平米的绘画工作室是冯先强和另一位老师共用的画室,也是他每天待得最多的地方。除了上课时间,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正在作画的冯先强。
“只有在画室,才能获得内心的安静,才能静下心来创作。”与应用型艺术专业相比,从事绘画、雕塑等纯艺术更需要克服浮躁、甘于寂寞。油画专业的冯先强以画室为家,每天都画到晚上10点多钟,方才不舍离开,恨不得就在画室里睡觉休息,有时进入状态了连饭也不想去吃,喝点饮料就凑合了。
“画50张画,可能30张都要不得”,“有的画要等颜料干了又画,过段时间情绪感觉变了,又要修改”……冯先强对作品要求很高,画室一角堆满了画作,可装裱起来、挂在墙上的只有20多幅。他总认为满意的作品不够多,还不足以举办个人作品展。
外人看来单调枯燥的生活,冯先强却很享受,认为能从事自己的爱好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从爱上油画的第一天起,他终于找到了心灵最自由的地方。
奋斗:我的大学我做主
谁的青春不迷茫?
与不少大一新生一样,2003年考上我校艺术与体育学院广告设计专业的冯先强也曾迷茫过,困惑过。他并不喜欢设计,不喜欢去迎合市场需要。他只爱画画,只有画画才能让他挖掘内心、表达自我。
水粉、版画、油画、水彩……绘画形式多种多样,哪一种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最能让自己自由发挥的?冯先强一直在苦苦思索,追寻他与某种绘画形式的缘分。
机缘恰恰就在不经意间出现了。第一次到黄光强老师画室看到一幅幅油画,冯先强顿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油画不正是能给个人更大创作自由的绘画形式嘛!”从此,他把专业方向锁定为油画,开始了一段与油画的不解情缘。
然而,情定油画的喜悦没过多久,现实的困难接踵而至。
当时,全校仅有黄光强一位油画专业老师。除了向黄老师请教,更多时候冯先强只能自学。他把从网上下载的教学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细细揣摩,自学技法,努力在笔触上找到有自己风格的表现语言。他每天都泡在画室里,连寒暑假也不回家。
买颜料、画笔、稀释剂、油画框、油画布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冯先强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一直都是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为了挣钱,他抓住每次机会勤工俭学,教小孩子画画、在画室里打工,没向家里要一分钱。为了节省,他经常小心翼翼把画好的画从油画框上撕下来,让画框能反复多次使用。
听说冯先强立志考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研究生,周围人质疑的声音不小,都不相信“自学成才”的他能够得到专业美术院校的认可。面对质疑,冯先强在心里问自己,“除了油画,还热爱什么?”没有找到答案反而更坚定了他的决心。
到图书馆、自习室占座位,从早上一睁眼复习到晚上寝室熄灯,冯先强的考研经历和其他考研学子一样辛苦。结果第一次考研,英语只考了19分,他落榜了。
惨痛的失败不能阻挡一颗积极进取的心。没想到第二年,他的英语竟然考了53分,顺利考取了川美的公费研究生。三年专业美术院校的学习让冯先强大开眼界,也使他在专业上突飞猛进。
感恩:母校将伴我一生
生机勃勃的老板山读书公园、热火朝天的运动场、靠山而建的新校区……川农大校园在冯先强的画笔下,有着一番独特的意境,积蓄着一种别样情感。
《俯视四川农业大学》系列是冯先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一是好看,二是情感,没有情感是肯定画不出来的。”他选择母校为创作对象的原因就这么简单。
2011年,研究生毕业的冯先强如愿以偿,回到母校任教。他对这个决定从来没有后悔过,“母校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要伴随我一生。”
说起母校的恩情,不善言辞的冯先强滔滔不绝:读本科时,班主任张丽君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帮自己凑学费;虽然欠学费,母校仍然让自己顺利毕业,没有耽误前途……他想在这里好好工作来回报母校,回报老师。
工作三年了,冯先强最满意的就是学院对自己的包容和支持。“杂事少,上完课就可以画画了”,还有采光好、面积大的场地作画室。画油画开销大,每月花费要2000多元,占去冯先强月工资的一半。除了尽力提供实验用材,每年年终学院领导都会送来慰问金,让他倍感温暖。舒心的工作更加深了他对川农大的感情。
“对这些从事艺术的老师来说,我们不是去管理,而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院党总支书记袁志香表示,通过新进教师顶岗实习、学历职称提升计划,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加强,学术能力逐步提高。针对专业特点,学院还出台了相应的教职工奖励办法,对教师参加、指导学生竞赛入选高级别作品展,出版高级别作品集等予以奖励,鼓励青年教师在专业领域打开知名度。
如今,冯先强的画室也是学生们爱去的地方。同学们说,在那里可以看冯老师画画,了解油画最新的发展趋势,还可以向他借阅在雅安很难看到的专业画册,与他交流绘画心得。
树枝、刷子、小刀这些稀松平常的小物件,在冯先强的课堂上都能当作画笔使用。他告诉学生,绘画技法和工具一样也需要多种尝试,善于发现才能不断创新,才能最终形成个人风格。
“刚开始觉得冯老师的课要求好多,后来才感到这些要求都是有道理的,”艺术设计(数码)专业2012级的贾东和同学说,“别的班级羡慕我们的基础绘画来自冯老师的真传呢!”
做油画界的文人画家是冯先强的职业理想。他想用油画绘出心中的无限热爱,续写与川农大的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