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暑期社会实践:红色代码--“关爱抗战老兵,你我同行”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是光荣的缔造者,他们是战争的幸存者。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在战争的硝烟散去后,又毅然走向乡村,建设我们的新家园。今天他们在哪里,你还记得吗?

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各地纷纷进行老兵寻访活动。四川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红色革命采访团队走访成都金堂县沱江河畔的一家民居,采访86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李天寿先生,向其询问抗美援朝的历史情况。

李天寿老人首先向采访人员讲述了他亲身参与的多次重要战役,随后,口述史团队的队员相继向李天寿老人提出了关于战争的相关问题,李天寿老人结合自身经验一一进行解答。李天寿老人表示抗美援朝是一场具有唇亡齿寒意义的战争,抗战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保卫了中朝两个国家的安全与独立。

采访中了解到,李天寿老人在1952年参加抗战,时年23岁,说起当年在战场上最令他自豪的往事,老人脸上散发着自豪与骄傲。他说他曾一个人徒手打死了三个美国兵,因为作战英勇获得两枚勋章。在采访中,每每谈起当年的战争,老人都激动不已,在战争中,他与敌人苦战,不退缩。时而又悲伤不已,在战争中,他曾亲眼目睹战友的死去,前一秒战友还和自己并肩作战,下一秒却倒在了自己的面前,他悲伤、他无奈,但是更多的是愤恨和坚强。谈起国家的现在满满的骄傲和对国家繁荣富强的满足,他说,国家一直在和平的环境中快速的发展,看着国家的发展和日益强盛就是我们这一辈老兵心里最大的满足,比起曾经战场上不幸牺牲的同志们我们活着的是很幸运了,只是那些战友…谈到这,老人眼泪止不住的爆发,如此热血的男儿,战场上的残酷未能使他掉泪,身上的伤疤和疼痛未曾使他掉泪,只是对战友和祖国的感情,让他无法再抑制心中的感情。他们老一辈的军人是伟大中的平凡,却比起平凡多了那么多的伟大,他们让我们敬仰,他们让我们骄傲,他们是我们新中国的先驱,是现代的奉献者!

为了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抗战岁月虽逝,革命军魂永存!老战士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也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他们未曾想过,作为这一代的我们,多么为他们而骄傲,多么为他们感动。他们不仅永世忠于国家,做为一名中国人,爱国家为国家时刻奉献已成为了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伟大注定他们的一生不平凡。实践虽暂时告一段落,但他们的精神会永远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我们中国是多么的伟大,中国人多么的团结,让更多的人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此次以“追寻红色记忆,回收抗战岁月”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以成都抗美援朝老战士之家为实践基地展开。采访调查了1位抗美援朝老战士,共填写收集了300份调查问卷,问卷问题涉及当代人对红色革命的了解与基本红色知识,我们从中获取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采访结束后,队员们将拍摄的照片进行挑选,寄给了老人,希望能给他有生之年留一点安慰,让他知道,无论时间如何推移,社会如何变迁,总有这么一群人在关心着,牵挂着他。实践虽已过去,那份坚持,感动,爱国的精神还在继续,我们将以此为动力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