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宗科,中共党员,体育学院2018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1班学生。担任三年班长,曾任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通过英语四级、初级体能训练师证书,获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四川农业大学“十佳团支部书记”等多项表彰奖励,获四川农业大学职业规划大赛暨雅安赛区竞赛中获得三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预选赛获得三等奖,雅安市无偿献血优秀宣传志愿者等20余项荣誉。主持校级科研兴趣培养计划“新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治与理”并获得“优秀”结题、全国大学生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新冠疫情下中学体育的应对之策研究”项目,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5篇,研究成果被第二届国际大数据与社会科学会议(EI)、2021年清华体育高层论坛等学术会议录用。现已推免至四川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革命最难的,是革命成功后,该何去何从。在高中唯有一个目标需要去实现: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但是当革命成功后他依然心存焦虑与迷茫。他谈到“初入大学有两个难题放在我的面前,一个是选择,一个是平衡,选择以怎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大学的四年生活,采取以何种的方式去平衡我内心的矛盾”。受互联网的影响,他可以看到很多能够选择的道路,但遗憾的是只能选择其中一条道路前进,在决定走向哪一条道路更适合我时,他是迷茫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大一学年就要浑浑噩噩的渡过,坚持学英语,坚持学专业课,因为他十分秦清楚,按照喜欢的方式,保持充实、向上、不断扩充自我的边际是没错的。
所有走过的路、所有付出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也许今天还看不到成效,但绝对会在未来的路上等你。面对大一的迷茫,他选择用实践的方式去找到那条适合我的路,因此在大二上册选修了西南财经大学的金融学的第二学位,想借此通过学科间的融合与践行,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在尝试过后,发现受时间与自身能力的限制,这条路并不适用与他。在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他在家撰写论文期间,不断我思考,对体育的认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是从那时起他便下定决心要攻读体育学的硕士研究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零到壹往往是最痛苦的时期,从无到有,实现了质的飞跃,所谓万事开头难想必就是这个道理。他初入科研时,主持了一项校级的科研兴趣计划项目,其具体题目为《新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治与理》,在0基础的情况下,一步一个脚印,克服了论文查重率高,字句不连贯,文章前后无逻辑,选题“空”“大”等实际问题,最后在科研项目结题的评审中获得了“优秀”结题。随后,杨英教授的指导下他主持了国家级的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他力求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通过对两项科研项目的主持,对科研学术方面他也有了一个整体且全新的认识,体会到了体育类科研论文的研究需要大量且专业的知识储备,以及对现实中的实践有清晰且本质的认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我们都能知道那条路是对的,但是我们有的人选择走,有的人选择放弃,为什么?因为正确的道路总是崎岖苦难的。”这句话一直提醒着他,人的一生是马拉松而不是100米赛跑,认识自己,审视当下,找到一条自己可以为之努力一生的道路,并去践行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不因外界的好事而兴高采烈也不因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头丧气,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响,保持这样的心灵意识,就算自己为之努力的那条道路再阻再长,也能将至。
“凡事过去,皆为序章。收获与失败都是暂时的,推免研究生已经成为过去,接下来会有新的挑战与任务需要我去完成,不管过去的事是好是坏都不要再惦记,而是要坚定的做好当下,坦然的面对未来,这便是最大的哲理。”这便是他对自己的要求。